首页 > 宗谱整理
 
柴氏家族分布现状——综合篇

  江 苏 省

  一、睢宁县柴庄

  睢宁县在徐州市东南90公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居民生活较好。

  1997年10月11日,笔者走访了县新华书店柴家振同志,他出示1993年柴庄族人修造的族谱,谱云:据传吾族“忠恕堂”,始祖讳用,字化平。于明末清初从山西洪洞迁至睢西北40余里的黄河南岸(系指江苏徐州境内的废黄河而言,属黄泛区),时为湖荡,定居下来。以耕为主。并依姓取名柴庄。迄已400余年。繁衍子孙18代,近万余人。先后有数支族人迁出柴庄,散居海内外异地生息。

  因老谱失传,从1~24世所编命名辈字列入谱中:用、应、国、成,思、宗、衡、林,允、云、元、培、兴、家、立、业,克、广、大、永,继、世、怀、昌。1993年又续16字:茂、文、乐、雅,贤、德、万、方,润、泽、传、荣,春、瑞、兆、祥。

  (柴家振供稿)

  二、沛县 鹿湾乡柴洼

  我村柴姓始祖是柴端、柴顶山、顶云、丁浩。明丰纪元年(查史书,明朝无此年号)蟠龙决口,遭水患迁来。以上单传七世无记载。

  我村柴氏碑文于“文革”中被毁,我们于公元1980年起,用了10多年时间,同柴里、杨家套等16处柴姓联合修谱两卷,于1990年完稿。印了部。谱序是从台湾带回的。据说台湾柴姓有100户。

  我村排辈的字是:瑞、顸、步、学、奉、德、守、家。又续:齐、苏、丰、沛、贵、祥、联、云、树、根深冠尊先荣惠敦、益赓基庆佳钦圣贤慎世长祯美绪胤文明扬35字,现已传到“家”字,下辈是“齐”字。

  我村有柴姓50户,计300人。有一支迁到台湾和江苏盐城。

  (柴奉珍、柴德运供稿)

  1998.1.26于沛县柴洼

  三、丰县 赵庄乡新安集村

  我村柴族是从滕州市西岗村柴里迁居到丰县赵庄新安集村的。据今300年。民国29年春,我祖柴义祥修谱16字:善继宗德大本先立中宗光明万世昌吉。当起到善继宗三字时,柴里村族人来商谈修谱之事,又重修35字。齐苏丰沛贵祥联,云树根深冠尊先,荣惠敦益瘠基庆佳钦圣贤慎世长祯美绪胤文明扬。我村现在高世是12世。

  我村柴氏现有50户,有0多口人。

  填表人 柴连善 电话:0516-4161553

  柴良善 柴冠华

  柴义广 柴继玉 供稿

  河 北 省

  一、馆陶县柴堡镇柴庄村

  馆陶县位于河北省的西南端。东与山东省交界,其东南是山东省的冠县,东北是北馆陶,正北是清河县,西是广平县。柴堡镇在馆陶县城之北。

  柴庄村始祖叫柴成。现在馆陶县各村都有村碑。据村碑记载:明永乐二年(1404年),柴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后,取名柴庄。以前柴家出过一官,叫柴公智,其坟地墓碑在1958年大跃进时破坏,碑文也记不清了。村中没祠堂。也没按字排辈。现在传到15世。柴庄柴族有6户,共27口人。

  我父柴金玉传说:柴族中一位老爷爷,不知叫什么名字外迁到聊城(东昌府),一直没联系过。我三叔柴金忠是老红军,1960年去世。

  附:柴庄村柴氏世系名表。

  (柴凤贵供稿)

  二、南和县 三召乡北大召前东村 侯西村

  北大召前东村:

  我村柴氏宗谱丢失,已到二十四世,仅理出8世情况:17世有3人,18世27人,19世102人,世109人,21世180人,22世188人,23世44人。24世4人,合计727人168户。原祠堂土改时已分,是从明乐二年,由山西洪洞迁来。

  侯西村:

  侯西村柴姓住户有5户,17口人,是由北大召村于清光绪年间迁去的。始祖柴三保,约于清光绪年间由南和县北大召村迁来。填表人侯西村柴爱军 电话4660292

  手机9030673

  三、平乡县 柴夏庄村 寻召乡柴家庄

  (一)柴夏庄村

  夏庄村柴氏始祖柴通、柴安明,于永乐年间迁来。本村柴氏家谱有40代辈字表:始子建国孟、明克福光天、枫仁成庆寿,德润万久山,林盛培和裕,春景青秀鲜,永远兴隆旺,恩惠赐赏全”。已到“润”字辈,属17代。

  (二)寻召乡柴家庄

  始祖柴聚,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平邑。高17世,小23世。有祖案、有序言、有祠堂。从五世到十二世排辈用的字是:“一大上守,国明天士、”以后乱了。

  名人:该村柴庚存,现任新疆新闻出版局局长、书记。

  该村有64户,约322人。

  (柴炳阁供稿)

  附:《任城诸侯国、柴诞国王的历史记载》

  附:任城诸侯国、柴诞国王的历史记载

  一、柴诞

  永嘉初为翼州刺史,封开国任城侯。随官爵士封广平,因家焉。子孙蕃盛,至北齐时,列朝绅者数十人,称“柴半朝”。按柴村西十里任城,今此村属南和,当年尚属平乡也。摘自《平乡县志卷六二十五页》。

  二、柴村

  柴村名源于柴族姓氏,据平乡县《县志》记载,柴村是个古村,是西晋永嘉年间(公元307—313)翼州剌史柴诞的故里。柴诞曾封“开国任城侯,随官爵赐国,封广平”。柴氏的子孙蕃盛,延续二百年后,至北齐年间,列朝为绅者达数十人,史称“柴半朝”。《县志》收载的《柴村寺碑记》曾收录天统年间(公元565年--569年)柴族朝官名额达四十多人。此碑又名北齐碑,响铃碑。

  三、柴村寺碑

  柴村寺碑,记齐天统时,有章武太守,柴惠始曲安令、柴惠元虎喷将军,柴柳舒州主簿,柴洪琥渤海太守,柴神奴赵州主簿,柴养奴赵郡太守、柴次州任县令、柴路生易阳令、柴惠文柏仁令、柴道回河间太守、柴宝香镇远将军、句龙广阿令、柴善兴南和令、柴军文襄国令、柴于无极令、柴安熹平舒令、柴灵凤襄国令、柴龙朝邯郸令、柴队生山羊太守、柴宝荣黎阳太守、柴灵和隔县令、柴太和五原令、柴军仲上柱国、柴怀振将军、中散大夫、柴士和高平令、柴世安广年令、柴庆义阳太守、柴由灌弭侵将军、柴令和白马令、柴党世上乐太守、柴焦汉南和令、柴韩真平阳令、柴江郡主簿、柴加禄光州都督、柴神宝清野将军、柴奴桓广州主簿、柴钟离乡豪都督、柴挥涯平阳广平二郡太守、柴世文郡功曹、柴周、柴秋淑、柴太兰、柴僧业、柴龙、柴散和柴赵显。

  摘自《平乡县志九卷四页》

  四、任城

  任城为晋翼州刺史柴诞封地,据《南和县志》(清光绪十九年王立勋重修本)记载:“晋永嘉初,封柴诞为翼州刺史,开国任城侯,因家焉。”又说:“北齐书高谐封任城王亦此地。”“任城”因此而得名。任城按方位分东西两个村,封地为西任城村。

  五、柴王墓

  柴王墓位于南和县城城东25华里处的西任城村西一百米处。此系晋永嘉初年翼州剌史开国任城侯柴诞之葬地。

  据《平乡县县志》“附录”记载:“柴诞的故里在平乡北柴村,任城乃柴诞被封为任城侯迁居之地,死后便葬于此。”

  平乡县北柴村有福胜寺,寺内立有北齐碑。据碑文记载,柴诞家族后代,在晋朝居官者甚多,上至将军,下至县令,世人有“柴半朝”之称。

  (柴璋骥供稿)

  陕 西 省

  一、佳县 乌龙镇柴老庄

  关于陕西省佳县乌龙镇柴家老庄的情况,经调查:柴家老庄是一个大村,全村一千多人都姓柴。柴家老庄的先祖叫柴鹏飞,子孙众多。在元朝至正年间(1341—1370)定居在这里,迄今已有600余年。(有一部分迁到山西省临县兔坂镇柴家沟)。柴氏家族定居在柴家老庄以来,已传22世。因人口繁多,土地不敷耕种,除大部分仍居柴家老庄外,又陆续迁到柴家岔、鸟镇、木头峪、米脂县的沙雁乡狮则塄、马家渠柴村。迁出的达00余人,散居四方的也有千余人。

  柴家老庄柴氏族,原本书香门第,簪缨世家,先世文人学士居官者甚多。据家谱记载:四世柴曼,精通医术,诰授太医院医学典科。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年),皇姑病重,群医束手。柴曼入宫,药到病除。明宪宗大喜,授任柴曼为太医院太医。钦赐柴家老庄周围10垧(约合300亩)封地。柴曼病故后,葬于本村榆坪塌。墓顶建251有石雕12层,称“栖云塔’’。(本地人叫“名医塔,”)以示纪念。钦赐的10垧封地,族人议定由全男丁分种。(因之又叫“丁地”)凡15至57岁的男人及寡妇、孤老、孤儿,每人一份,十年重分一次。这个制度一直延续至1949年土地改革后才废止。

  五世柴希高,字汝愚,别号牛山,相貌雄伟,记忆过人,擅长书法,曾拜张玑为师。明正德五年(1510年)中举人。当时京都皇宫“五凤楼”因年久失修?字迹模糊,皇帝下诏补写,但“五凤楼,,三字系元朝大书法家赵松雪书写。京都名家相会,书法皆不称帝心。有人推荐柴希高颇合圣意,遂将“五凤楼”三字补起,一时名扬。授江苏省常州府通判。柴希高任职期间,能举贤才,实行惠政,为民请命,深得百姓爱戴。但本人深感官场复杂。嘉靖中(1522"-1566)告老回乡葬亲,在墓侧结庐以居。当时陕北连年灾荒,青壮年大都逃难,州官县吏,横行乡里,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希高耳闻目见,深感怜悯,草拟《与郝郡守书》千余言,陈述民间疾苦。收录在《佳县志》“艺文志’’中。终年79岁,自题其墓表日:“明柴牛山之墓”。

  当代名人有下面几位:

  1.柴汝模(18世),又名柴森。解放战争他一直跟随中央红军后勤部、报刊杂志编辑部。解放以后他到北京八一电影制片厂任摄影要职。他亲手拍摄“地雷战”。于一九七一年空中摄影壮烈牺牲了。柴森有一子一女(子)柴元、(女)柴曼,现在住北京八一电影制片厂。柴森同胞兄弟柴汝范一直在佳县工作,文化大革命前他到佳县担任办公室主任及组织部长,以后又担任宣传部长。现在离休,住县委家属院。年72岁。

  2.柴汝范,当官不求自己的益处,大公无私。他任时,走到那里,那里能富起来。亲自领导通镇人民新修一条至佳县的公路,受到县委书记张世举的表扬,“向柴汝范同志学习”。柴汝范不但工作认真扎实,而且还给村里人做好事。一九九一年他和本村柴如玉(19世)修订了柴家老庄族人家谱。

  3.柴汝成(柴森三弟),原来到甘肃省的丹县军区任团长,现在转到西安市燃料公司工作,当书记。

  4.柴如玉(19世),原来是佳县教育局长,人称四大名人之一,是修订我村家谱的人。现在离休住榆林。

  5.柴长波原来在佳县任组织部部长,现在到子州县担任组织部长。

  柴家老庄人口、土地及名胜古迹和迁出外流的地区和村庄介绍:柴家老庄村东头至村西头2.5公里。土地面积5公里左右,人口800余人,全是柴族人。名胜古迹余坪塔,是先人之坟地(也叫名医塔),是以柴曼事迹起的名字。原来因各种不同情况迁出很多人,现都立了村庄。如佳县楼家乡柴家岔村,居住有300多人。佳县木头峪乡木头峪村有50多人,鸟镇(鸟龙堡)有50人。米脂县沙家店乡狮则塄村居住500多人,还有沙家店乡马家渠村也有50余人。此外延安地区有很多村子是柴家老庄迁出的。如延安甘谷峪乡的何家沟村和高家塔村;还有延长县、延川县境内数村的柴族人都是柴家老庄迁去的,延安地区大约1000多人。总计外迁的大约有2500多人。这2500多人现在还能交往谈论世系辈数。关于柴家老庄的起根来源,在我看到的县志和家谱上是这样介绍的。另外,也有传说的故事:说《柴家庄族人是古代柴世宗后代》,这故事我们无法证明。总之,柴家老庄族人从古到今在陕西省是有美好名声的。

  (柴汝锋供稿)

  二、柞水县 柴庄乡银潭村

  我们祖先在宋朝末年从山西迁来。当刚来时,此地无人烟,插草为标。距今已有八百多年。

  祖谱原是有的。到1938年被白匪烧掉了,只知岗、成两辈人。我记事时听说,爷柴祥,父叫柴成启;还有叔祖柴岗和叔父柴成恩。我下面有儿子叫柴鑫,孙子叫柴晓康。上下算五辈人。到我无辈字了。

  我们这方圆100里,仅有十多户柴姓人家,不到60人。我记事后,打听方园1 50里内有10多户柴姓人。没有出名人,只有教师、支部书记。有位当县长的不知调何处去了。

  听说编写《中华柴氏宗谱》,这是柴族统一团结的一件大事,我很高兴,向你们表示衷心感谢,致崇高敬礼!

  年关期我访问一柴姓老人,此地只l他一户,还住在山上,交通不便。我也是住在山上,孩子常在西安搞缝纫绣花等。他有电话:09144580902,有事可联系。 (柴贵银供稿)

  江 西 省

  一、万年县

  (一)挡下乡上门村

  万年县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在南昌市余干县之东,上饶市西北,玉山之西,北连乐平市,南接鹰潭市,交通便利。气候温和。

  上门村在万年县南部,柴源趟东北三公里处的小山脚下,多为低丘垅,间以小块平原,属丘岭地区。三面环山,一面溪水,风景优美,天陈公路跨境而行。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旱涝保丰收的面积占80%以上。盛产红薯、花生、油菜、豆类,发展年年丰收。

  全村共有353户,总人口1330人,均为汉族。

  柴源柴氏宗谱世系总图引

  按晋建兴五年,(公元317年)司空回之子琰,随五王渡江居住信安(今阳信安郡)是为过江一世。 (即浙江派一世祖)琰之十六世孙,曰行吉,生三子:长季思、次季兴,幼季恕。继兴后六世孙日仲苏,仲苏之子日彦幽,由信安始迁江山,(衢州府江山县)即今长台(今长台村)。彦幽生伯博、伯博生文经,文经生子五。其三曰承昌,实琰之二十六世孙。以外父毛元质,仕於乐平,公从之于官……路经余干(饶州府余干县)之政新乡,见土壤丰腴,乃立别业於此,遂为家焉。(即今江西省万年县柴源挡马儿源。承昌为江西派柴源柴氏代世祖。(承昌取妻毛氏,子孙四代单传)。承昌之四世孙曰君夷,生子三:长杞、次基、幼贲。既数世子孙益繁,因名其所居日柴源。厥后分析散处,今周村……由宋至今,徙居年代莫详。而谱之编次则以承昌为一世而析。杞、基、贲三位各为一支,观者详焉。(关于括号中的解释原文无)

  (十八世孙瓒、时圭编辑)

  五代支祖杞、基、贲各为一支,其后裔分居是:营里、周村、裹门、上门、下门、中门、外门、新屋八处,故称“老八柴”。

  现在的新十柴是:杞公位下有营里、周村;基公位下有乐平洄田渡,万年里门、上门、下门、株林;贲公位下有:外门、新屋、塔岗等十大村族。(中门已绝户)

  排行班辈

  柴源柴氏派是用自“古版千字文”编成派,各记代数多少,从始祖承昌公为代派“天”,第二代孟公派“地”。依此类推。

  辈,没有。计划从01年起,凡新生子女皆用“中华柴氏宗谱”上的“新时代”辈字歌命名。

  柴源柴氏祖先世系示意图(见下页)

  附:柴源柴氏名人

  一、古代名人

  (一)宋朝

  1.柴元裕,字益之,号强恕。庆元间教授家塾,四方从其学者众:尚书汤汉,李伯玉,理学饶鲁皆其高弟。著有《尚书解》、《春秋解》、《论语解》、《大学中庸说》、《易系辞说》、《史评》、《宋名臣传》等。

  2.南溪:即柴中行(参阅本谱附录)。

  3.蒙堂:讳中守,字择之,宋理学。详省、县志。

  4.柴援:一作柴拔,柴源人,崇宁癸未进士。授衢州西安主簿,转泮州仪漕参军。

  5.柴额:字成立,柴源人。绍兴乙丑进士。授南康建昌尉,调潭州益阳丞,升崇军节度推官。

  6.柴杰:字季庐,政和六年丙辰进士。历任潭州泮陵簿、江陵观察使,承务部。

  7.柴世昌:以子中行封赠奉直大夫,从五品。

  8.柴彦升:字明甫,名医,皇叔温州观察使,路过乐平,患伤寒病,彦升以阳症治,主愈,授以牒补濮王宫助教。

  9.柴颉字俊夫,进士。

  (二)明朝

  1.柴廷栋:字吉堂,柴源人,万历丙子武举人。任袁州府守备。

  2.柴新安:字指所,柴源人,万历年间举人。任山东东昌府教授。

  (三)清朝

  1.柴天禄:字奕。康熙五十九年庚子举人。任陕西吴堡县知县。出仕。

  2.柴兆璜:字学礼,下门村人。附贡、分发浙江,历署下沙二三坊、横浦坊、松江批验所盐大使,题补崇明坊,改补评村场,指升知县,加五品衔。

  3.柴乔南:字汉芳,康熙戊寅拔贡,铨授司锋。县令乔于溱聘其主讲姚西书院。

  4.柴日荣:讳功林,字汉兴,上门人。同治庚午科。

  二、寓外人士名录

  (一)专家学者

  1.柴立元:万年县鹕下乡人。华南工学院毕业后,在校攻读硕士研究生。‘留学日本,获博士学位。

  2.柴立和:万年县挡下乡人。东南大学毕业后,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

  3.柴里腾:万年县坞下乡门人。天津水泥工业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二)功臣劳模名录

  柴子源:万年县挡下乡上门人。万年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主任科员(正科级)1987年国家工商局授予“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获金质奖章壹枚。1989年中共江西省委授予“省共产党员”称号。

  (三)旧祠:六贤祠

  在万年县旧县城大街,嘉庆四年建。奉祀理学曹无妄、柴强恕、柴南侯、饶双峰、史水东、何梅谷六先生。

  (四)民间传说:南溪河的传说

  在宋朝,万年县蛸下营里村名儒柴中行,曾任崇正殿说书,皇太子从其学。不久,太子登基,即理学皇帝。此时柴中行以右文殿修撰乞归。帝深感师恩,问他平生所好?柴中行回答:“唯喜食鲜鱼"。帝又问:“恩师家乡有河否?”中行说:“有南溪河(今万年河),上至贵溪鹤岭,下至波阳珠湖”。理宗皇帝当即御书将此河赐予柴中行,使其长年不乏鲜鱼。后人称此河为“尊师河”。

  (以上摘自《万年县志》,柴子源供稿,99.8.10

  (二)挡下乡下门村

  下门柴氏和上门柴氏是同宗同祖,总的情况和上门一样,不重述。我们村的柴姓也是按千字文论字排辈的。从“天’’字到“露”字,即一世到三十七世。到目前为止,我村共有272户,1212人口。

  我村有名人士有:

  柴永春:大学毕业,现在安徽省蚌埠市空军后勤部工作。柴永海: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现任中国药材公司经理。

  柴继平:浙江省龙游县审计局审计师。

  柴金广:研究生,现在上海中国科学物理研究所工作。

  近代已故名人有:

  柴新章:曾任江西玉山县公安局局长、参考员等职。

  柴开学:黄埔军校毕业,曾任万年县警察巡官。

  (挡下乡下门村村委会供稿)

  (三)挡下乡挡下村珠林村

  我村与挡下乡下门柴氏同宗同支。现有祠堂一幢,大约1平方米,家谱未保存下来。

  我村柴氏世系排辈是按千字文排的,现已传到“露”字,第三十七代。

  我村现有80余户,总人数3口人。我村名人有:

  柴长茂:1953年出生,现在新疆克拉玛依市油建公司,任高级工程师。(处级干部)

  电话号码0990—6860654

  珠林村联系人柴月太

  电话0793—3911013

  二、乐平市 洄田乡洄田村

  乐平市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在景德镇南,万年县北,西连波阳,东临德兴市,交通便利。洄田村杏坛柴氏始祖德韩公(派系11世)于南宋保佑三年(公元1255年)由江西万年县挡下迁于乐平县城儒学背的杏坛坊定居,故名杏坛村柴氏。在乐平县城住了四代,直到15世仲伟公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6年)才迁到乐平县洄田定居。

  我村的古建筑物甚为壮观。布局井然有秩,设计气魄豪华。建筑雄伟壮丽,使人目睹,骇然感叹:“真是繁华的市镇’’!计有洄田正南门悬空数丈高的“文昌阁”,西边有座高大的“总门楼’’(以上这两建筑物上有石刻对文和木刻对文。)进去是现存的东西两幢四进四出、四水归堂、高楼大厦。西边“四马第,’仍保存,在它隔壁巷是“青园公祠”。穿过文昌阁,沿上阜街三十米有“履冰公”祠,直走左拐弯便到洄田广场。广场中心有一座南朝北、四阁凌空、金光闪闪、浮雕如生的古戏台。台的对面有“仁祥公祠”。其两边对文是“凌烟阁侩功臣第,孝友家传理学风。”

  沿街直下,到达正中街“韦陀庙’’、“关帝庙”,供人春秋两季朝拜。

  顺达下埠街,有“忠义祠”,纪念为国捐躯的壮士,还有“社公庙”。穿过下埠街右拐弯,只见古建筑“柴氏宗祠”。后人称为总祠堂。在其两边对文是:“汉唐开国功臣第,周宋传薪理学家。”直达正北门,有一座红墙黄瓦楼台形“许将军”亭。据古人迷信传说:许将军专镇护“仁寿大桥”,不被兴水作浪的水牛精冲垮大桥而建。并有数丈高的“如来石,,镇住。从正中街向右拐弯便到横街,再向左转便可看到用大理石、玉白石浮雕的“节孝坊”。

  我村柴姓论世系,排辈字是按“千字文”排列的。从“天”字起即代永昌公由浙江省衢州府江山县长台村从外殳元质宦游江西省乐平县,路经余干县政新乡(即现万年县云南乡,现名为挡下乡)。派到“结”字,现已繁衍到38世。而我洄田杏坛柴姓排辈是从“盈”字开始,到目前已传到27世即27代(据1996年修谱资料为依据)。

  我村柴族现有725户,男1352人,女1025人,共计2557人(包括分支在外乡外村在内)。此数字是1996年修谱时的统计。

  我姓历史上的名人有以下各位:

  第三世柴珀锡公:在宋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4年),宋·枢密副使。其夫人逝世,有宋·枢密洪迈题诗赞日:“伟才硕德绝俗清,标兼全文武正色;主朝胸怀圭璧珠,矾挥毫天生英格。”

  柴中行: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理学世家。与中守、中立讲学。人称南溪先生。(现万年县蛄下乡营里村有南溪书院旧址存在。现为营里村小学校舍。)

  第廿一世宗圣公:明嘉庆十七年(公元1538年)淮府仪宾诰授亚中大夫。其夫人平恩县主朱赐有诰命。

  当代名人有:

  柴荣生:现年84岁,1930年参加革命,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授正军级,现任江苏军区副司令员,已离休在南京。

  柴士苏:现任南京市鼓楼区武装部部长。

  柴春院:授正县级,任上饶市行署水动力机械厂党委书记。上饶市人大主任,现离休在上饶市。

  北京市 房山区南尚乐村

  我老祖柴俭,于清初中期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处迁来。无祠堂、碑文,家谱在“文革”中被烧。没有规范辈字,遵长门排下来。现有10多户,30多人口。

  填表人:柴振权电话:(010)8932、1394

  内蒙古包头市

  我村的始祖叫柴六,从清水河县柴家林(斧谷县柴家岩

  迁出来)。没祠堂,无碑文,也无老家谱,没有排行辈字。

  老爷爷 柴六(已逝)

  我村柴氏有四代

  爷爷 柴拴女

  父亲 柴贵元

  家兄 柴银伟

  共两户,合计8人。

  填表人:柴秀丽 电话:3311181(先找柴秀英联系再转)

  (以上柴璋骥供稿)


下一篇: 浙江篇
邳州 徐州网站建设 柴氏家族 柴氏宗族 中华柴氏文化联谊会
中华柴氏文化联谊会关键词: 柴氏家族 柴氏宗族 中华柴氏文化联谊会
技术支持:邳州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