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山柴氏
 
“柴氏四隐”之柴望

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

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由此触怒朝廷,被逮入狱,得临安知府赵与筹救助。出狱后自号“归田”,隐居故里三十余年。

咸淳后期蒙古军三路攻宋,心忧国难,多次致信督师荆襄制置大使李庭芝,进御边退敌策略。

德祐二年(1276),陆秀夫等拥撤退到福州的宋恭帝之弟赵昰为帝,改年号景炎,继续抗元。柴望不顾65岁高龄,奔赴福州,以迪功郎衔任国史编校。不久,因时局艰危,与堂弟随亨、元亨、元彪一同辞官归隐。

南宋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哀思。世称“柴氏四隐”。 

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首及词集《凉州鼓吹》。

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代表诗作

编辑



【月夜溪庄访旧】

山山明月路,何处认梅花。石色冷如水,溪流白似沙。

清吟幽客梦,华发故人家。相见即归去,已应河汉斜。


【越王勾践墓】

秦望山头自夕阳,伤心谁复赋凄凉?今人不见亡吴事,故墓犹传霸越乡。

雨打乱花迷复道,鸟翻黄叶下宫墙。登临莫向高台望,烟树中原正渺茫


【江心寺】

寺比金焦彻夜开,一山恰似小蓬莱。塔分两岸波中影,潮长三门石上苔。

遗老为言前日事,上皇曾渡此江来。中流滚滚英雄恨,输与高僧入定回。


【和通判弟随亨书感韵】

风沙万里万堪惊,地老天荒只此情。世上但知王蠋义,人间惟有伯夷清。

堂前归燕春何处,花外啼鹃月几更。莫话凄凉当日事,剑歌泪尽血沾缨。


邳州 徐州网站建设 柴氏家族 柴氏宗族 中华柴氏文化联谊会
中华柴氏文化联谊会关键词: 柴氏家族 柴氏宗族 中华柴氏文化联谊会
技术支持:邳州慧网